1月14日,2021年廣東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。記者從會上獲悉,廣東將堅持創新驅動,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,堅持供需雙向發力,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。同時,在重點防疫物資儲備方面,廣東將保證至少一個月的儲備量。
廣東規上工業企業總數和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居全國第一
“十三五”收官,廣東工業發展的成績如何?
會上,廣東省工信廳方面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:2016-2019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.2%;規上工業企業總數和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居全國第一;
先進製造業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54.9%、31.5%。軟件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3.7%;光網入户率達118.3%;
民營經濟也表現不俗,增加值年均增長7.5%。
同時,廣東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。實施珠西產業帶聚焦攻堅行動,出台智能製造十年發展規劃,實施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,工業機器人產量躍居全國第一。
在推進工業投資和工業技術改造和發揮好資金引導撬動作用等方面,廣東累計推動超4萬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,省財政專項資金累計686億元投入工信領域,牽頭組建5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。
“我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邁上新台階,為全省‘十三五’圓滿收官作出了應有貢獻。”廣東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這樣評價。
重點防疫物資儲備保證至少一個月的儲備量
去年以來,廣東工信系統在疫情防控物資保障、復工復產、工業穩增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。臨近春節,廣東的重點防疫物資能否得到保障?
會上,廣東省工信廳方面表示,要堅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物資保障。具體來看,廣東將落實重點防疫物資儲備工作,保證足夠使用至少一個月的儲備量。強化對涉及國計民生特別是防疫物資生產的重點企業跟蹤服務。目前,相關部門已經動員企業建立春節值班輪班生產製度,動員重點技術骨幹春節期間不出省,確保春節期間正常生產。
不僅在物資保障方面有措施,廣東還將推動新冠疫苗產業化。會上,省工信廳方面表示,將疏通廣東疫苗產業鏈、供應鏈,並加快構建公共衞生應急物資生產保供體系,建立公共衞生應急物資生產保供信息平台,着力形成“一網多園多核多點”的公共衞生應急物資生產保供格局。
今年推動1.5萬家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
“十四五”開局,廣東如何做好科技創新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等工作?
會上,省工信廳方面介紹,“十四五”期間,廣東將緊緊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重大機遇,堅持製造業立省不動搖,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,全面實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“六大工程”,加快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,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羣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。
在2021年,廣東的這份發展藍圖已經躍然而出。
爭取新創建1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,新籌建3-5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,100家左右省級企業技術中心,深入推進2-3個產業鏈協同創新試點;
推動組建培育製造業產業人才聯合會(聯盟),創新制造業領域“高精尖缺”人才引進模式,深入實施“千企智造·智匯行動”;
實施工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,新佈局一批省級工業設計中心、工業設計研究院,創建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;
打造數字經濟產業生態,加快推動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、深圳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等平台建設,支持廣州市創建車聯網先導區,出台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;
深入推進珠三角5G城市羣建設,全面推進粵東、粵西、粵北地區5G網絡規模化建設,開展5G賦能戰略性產業集羣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,力爭培育3-5個5G應用標杆示範,推進數據中心建設;
高標準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示範區,重點培育建設工業互聯網平台,力爭全年推動1.5萬家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……
前瞻佈局未來產業,廣東將奮力開創制造強省、網絡強省、數字經濟強省建設新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