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IDC全球雲IT基礎設施季度追蹤報告顯示,2020年第三季度廠商從銷售IT基礎設施產品(服務器、企業存儲和以太網交換機)中獲得的收入同比增長了9.4%,而傳統的非雲基礎設施產品支出同比下滑了8.3%。
這表明市場對COVID-19大流行給商業、教育和社會活動帶來的重大影響,以及IT基礎設施在這些影像中所扮演的角色。全球各地的人們開始在生活中全面採用各種在線工具,包括協作、虛擬商業活動、娛樂、購物、遠程醫療和教育,雲環境(尤其是公有云)是這一轉變的關鍵推動力。
2020年第三季度,公有云IT基礎設施支出同比增長13.1%,達到133億美元。上個季度,公有云IT基礎設施支出有史以來首次超過非雲IT基礎設施支出,但到了第三季度非雲IT基礎設施支出重回第一,達到137億美元。據IDC預計,不久的將來公有云IT基礎設施支出將再次超過非雲IT基礎設施支出,並擴大其領先優勢。2020年第三季度,私有云基礎設施支出同比增長0.6%,達到50億美元,而其中,本地私有云佔到了63.2%。
IDC認為,硬件基礎設施市場已經達到了臨界點,雲環境將在總支出中佔據越來越大的份額。現在雲環境所佔份額僅為四分之一,在遭受了COVID-19帶來的市場衝擊之後,現在市場趨於穩定,IDC小幅提高了2020年全年雲IT基礎設施支出預測,預計增幅為11.1%,達到741億美元。IDC調低了對非雲基礎設施的預測,預計下滑11.4%至602億美元。從全年來看,公有云IT基礎設施支出預計同比增長16.7%至527億美元,私有云基礎設施支出預計下滑0.5%至213億美元。
截至2019年,在計算平台和以太網交換機領域,雲IT環境相對非雲環境的主導地位一直存在,而大多數新出貨的存儲平台仍採用非雲環境中。從2020年開始,隨着公有云提供商增加了對存儲平台的投資,雲環境將主導所有這三個主要的技術領域。2020年雲部署環境中,計算平台所佔的支出份額最大(49.1%),增長2.3%至364億美元,存儲平台是支出份額增長最快的,增幅為27.4%,達到292億美元,以太網交換機平台同比增長4.0%,達到85億美元。
從地域來看,2020年第三季度大多數地區的雲IT基礎設施支出都在增長,其中加拿大(32.8%)、中國(29.4%)和拉丁美洲(23.4%)年增幅最高。美國的增幅為4.7%,日本和西歐分別下滑6.7%和3.4%。在除加拿大和日本以外的所有地區,公有云基礎設施的增長都超過了私有云IT的增長。
從廠商來看,結果好壞參半。浪潮、華為和聯想的同比增幅均達到兩位數,而其他大多數主要廠商(包括ODM Direct廠商)的增幅為個位數,思科是唯一一家同比下滑的主流廠商。
註釋:
*在全球IT基礎設施市場,當兩家或者更多廠商之間的收入份額相差1%或不足1%的時候,IDC認為這些廠商位於並列位置。
a由於HPE和新華三集團現有的合資公司,IDC從2016年第二季度開始把HPE和新華三集團作為“HPE/新華三集團”一個整體記錄全球市場份額。
b由於IBM與浪潮成立了合資公司,所以IDC從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將浪潮和浪潮商用機器作為“浪潮/浪潮商用機器”一個整體記錄全球市場外部市場份額。
長期來看,IDC預計雲IT基礎設施支出的五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0.6%,到2024年達到1105億美元,佔IT基礎設施總支出的64%,公有云數據中心佔比69.9%,複合年增長率為11.3%。私有云基礎設施支出的複合年增長率為9.2%。非雲IT基礎設施支出將在2020之後開始反彈,但總體下滑幅度為1.7%。